1.病毒感染
由于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局部复制后导致炎症和免疫应答,引起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从而出现咳嗽的症状。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颗粒可用于治疗由特定病毒引起的鼻咽炎。
2.细菌感染
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进入呼吸系统,产生毒素和酶类物质,这些物质可直接损伤呼吸道黏膜并激活免疫细胞,进而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导致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疼痛等不适感。此外,炎症还会导致气道痉挛收缩,进一步加剧呼吸困难。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例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可以抑制或杀死致病菌,减轻炎症反应。
3.过敏反应
当机体接触过敏原时,体内会产生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使它们处于活化状态。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这些细胞会释放组胺和其他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以及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引起打喷嚏、流涕、喉咙痒等症状。抗组胺药如盐酸苯海拉明片可通过竞争性阻断H1受体来缓解过敏反应的症状。
4.环境刺激物
环境中的粉尘、花粉或其他微小颗粒被吸入鼻腔后,可能会诱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导致炎症细胞聚集和释放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包括白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它们能够吸引更多的白细胞到受损区域,并促进其活化和增殖;同时也会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以清除异物及其碎片。佩戴口罩可以减少吸入环境中的刺激物,降低发生率。
5.长期烟雾暴露
长期吸烟或者被动吸烟会导致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对呼吸道造成慢性刺激,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现纤毛运动减弱的情况,影响痰液排出,从而引起咳嗽的发生。戒烟是预防和治疗因长期烟雾暴露所致疾病的首要措施,若无法戒烟则建议尽量远离二手烟。
针对鼻咽炎引起的咳嗽,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建议进行胸部X光片、过敏原测试和肺功能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适当的管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