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淤胆型肝炎如何诊断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淤胆型肝炎可以通过症状、体征、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B超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有利于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1、症状

急性淤胆型肝炎通常会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尿色加深等症状,还可能会伴随出现肝区疼痛、腹胀等现象。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

2、体征

体格检查时,患者会出现皮肤黏膜发黄、巩膜发黄等情况,还可能会伴随出现肝脾肿大、肝区压痛等现象。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体征,可以初步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

3、血常规检查

患者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的方式进行判断,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数值偏高,而淋巴细胞计数等数值偏低,则可能是急性淤胆型肝炎引起的。

4、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是诊断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主要依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肝功能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数值升高,并且伴有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可以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

5、B超检查

B超检查可以观察到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肝脏增大、肝脏形态异常、肝实质回声增强等情况,也可以初步诊断为急性淤胆型肝炎。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肝移植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食用小米粥、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66
2021-08-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