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与骨质疏松的区别在于定义、症状、发病原因、治疗方式、危害性等方面。
1、定义
骨质增生是指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其发生与骨骼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而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2、症状
骨质增生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而骨质疏松患者会出现骨痛、肌肉痉挛、骨折等症状。
3、发病原因
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骨骼边缘形成的骨性增生物,其发生与骨骼退行性病变、慢性劳损、外伤等因素有关。而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4、治疗方式
骨质增生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超短波电疗法、红外线疗法等方式进行治疗。而骨质疏松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碳酸钙片、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骨密度检查、骨代谢标志物检查等方式进行诊断。
5、危害性
骨质增生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质增生压迫神经、血管,从而出现下肢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而骨质疏松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从而出现骨骼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无论是骨质增生还是骨质疏松,对身体都有一定的危害,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