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判断婴儿是否患有脑瘫,可以通过婴儿的日常表现、运动发育、语言发育、智力发育、感知发育、行为发育等方面来判断。
1、日常表现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一般会在一个月后出现笑的表情,在3-4个月时会出现发出咿呀的声音,在6-7个月时会出现肢体动作,在8-9个月时会坐着,在10-11个月时会爬,在12-15个月时会站着,在1岁时会走路。如果婴儿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明显的异常,如不爱哭闹、不爱吃奶、反应迟钝等,可能是患有脑瘫。
2、运动发育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大部分会在1个月后出现抬头的动作,在3-4个月时会出现翻身的动作,在6-7个月时会出现坐着的动作,在8-9个月时会爬,在10-11个月时会走路。如果婴儿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明显的异常,如不爱动、不爱吃奶、反应迟钝等,可能是患有脑瘫。
3、语言发育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大部分会在1个月后出现咿呀的声音,在3-4个月时会出现发出咿呀的声音,在6-7个月时会出现肢体动作,在8-9个月时会坐着的动作,在10-11个月时会爬,在1岁时会走路。如果婴儿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明显的异常,如不爱哭闹、不爱吃奶、反应迟钝等,可能是患有脑瘫。
4、智力发育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大部分会在1个月后出现笑的表情,在3-4个月时会出现发出咿呀的声音,在6-7个月时会出现坐着的动作,在8-9个月时会爬,在10-11个月时会走路。如果婴儿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明显的异常,如不爱哭闹、不爱吃奶、反应迟钝等,可能是患有脑瘫。
5、感知发育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可能会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如看到鲜艳的东西会出现眨眼睛的情况,或者对他人的脸部表情有明显的喜悦感。如果婴儿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明显的异常,如不喜欢与他人对视、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反应等,可能是患有脑瘫。
6、行为发育
正常婴儿在出生后,一般会在1个月后出现抬头的动作,在3-4个月时会出现翻身的动作,在8-9个月时会坐着的动作,在10-11个月时会爬,在1岁时会走路。如果婴儿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明显的异常,如不喜欢与他人对视、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反应等,可能是患有脑瘫。
建议家长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可以通过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