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球菌感染
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对肾脏造成直接损害,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进而引起急性肾炎。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2.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
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多囊肾等,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从而诱发急性肾炎。对于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引起的急性肾炎,需要及时进行手术矫正,例如经皮穿刺肾造瘘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等。
3.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时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尿液滞留于膀胱内可引起继发性感染,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肾炎。解除尿路梗阻是关键,可通过手术方式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来改善排尿功能,缓解压力。
4.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血管炎性疾病,当累及肾脏时会引起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急性肾炎的发生。抗组胺药可用于控制过敏反应,如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重症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注射液、磷酸钠注射液等。
5.遗传性肾炎
遗传性肾炎属于一种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可能通过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方式传递给后代。这种疾病通常以慢性进展为特征,但也可能导致急性发作。目前没有治愈遗传性肾炎的方法,但可以通过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常用降压药有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等;常用降糖药有格列齐特片、格列吡嗪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患儿的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以及尿常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同时,应避免高盐饮食,以免加重水肿和高血压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