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多发性脂肪瘤在切除以后为什么还会长?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多发性脂肪瘤在切除后仍然可能复发,因为其与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症、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Gardner综合征或Cowden综合征等遗传因素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细胞增生异常。
1.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神经细胞过度生长形成肿瘤。这种疾病会导致全身多个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神经鞘膜瘤。对于神经纤维瘤病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药物进行治疗。
2.结节性硬化症
结节性硬化症是由于TSC1和TSC2基因突变引起的错构瘤抑制缺陷,导致皮肤下脂肪组织异常增生。这可能导致皮脂腺痣、面部血管纤维瘤等特征性表现。TSC患者可遵医嘱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控制病情发展。
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由APC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导致结肠内大量良性肿瘤形成。这些肿瘤有较高的恶变风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大肠癌。针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建议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及早发现并摘除息肉。
4.Gardner综合征
Gardn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多种肿瘤标志物基因突变所致,包括结肠多发性息肉、软组织肿瘤如脂肪瘤等。这些病变可能因为遗传因素而持续存在。针对Gardner综合征,需要密切监测结肠息肉的变化情况,必要时需手术切除。
5.Cowden综合征
Cowden综合征是由于PTEN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累及乳腺、甲状腺和皮肤。典型表现为全身广泛分布的乳头状纤维黄色小丘疹。Cowden综合征患者应定期进行乳腺超声、甲状腺超声和皮肤检查以早期发现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脂肪瘤被移除了,但其潜在的病因,如神经纤维瘤病、结节性硬化症等,仍然可能存在,因此需要定期复查以监测任何新的脂肪瘤或其他相关疾病的迹象。适当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MRI或CT扫描,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状况并指导进一步管理。
66
2024-03-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