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是由长期的中耳腔感染或损伤导致的炎症反应,可能与鼓室积液、鼓膜穿孔等有关。致病菌主要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这些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类会破坏中耳组织并引发免疫应答,进一步加重炎症过程。慢性中耳炎的症状包括耳痛、耳鸣、听力下降以及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由于炎症反复发作,患者可能会经历间歇性的耳痛和不适感,有时伴随有耳鸣声和听力减退的情况发生。
慢性中耳炎可以通过耳镜检查、听力测试和CT扫描来诊断。耳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外耳道和鼓膜的情况;听力测试评估听觉功能是否受损;而CT扫描则可显示中耳结构的变化情况。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药物,以控制感染,同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进行抗炎处理。对于存在鼓室积液者,可考虑行鼓膜穿刺术或鼓室通气管置入术。
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水进入耳道,以防继发感染。同时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