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流变的检查结果

孔子登
南沙区南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咨询
血流变学检查包括血液黏度、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D-二聚体检测。这些指标的异常可能表明血液流动性和凝固功能的改变,通常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和处理。建议咨询血液科医生或相关专科医师进行诊治。
1.血液黏度
通过测量血液流动时受到的阻力来评估血液黏稠度,以确定是否存在高粘滞血症。通常采用毛细管法或旋转式法,在无溶剂条件下抽取一定量静脉血样进行测定。
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用于评估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可辅助诊断心血管疾病。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后,计算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3.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机体止血功能是否正常,有助于识别出血性疾病。通过全血自动分析仪对采集的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后,计算出每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4.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是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活性的一项指标,增高见于维生素K缺乏症。采血后将血液与特定试剂混合,然后观察血液凝固的时间。
5.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表明体内存在凝血异常和微血管栓塞,可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诊断。通过抽血并将血液中的D-二聚体与其他蛋白质分离出来,再使用特定的方法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空腹进行,以免食物影响血液成分,干扰检查结果。建议避免剧烈运动至少4小时,以减少肌肉损伤导致的肌酸激酶偏高现象。
66
2024-01-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