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又出血多考虑是排卵期出血引起的,也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排卵期出血
若是处于排卵期,体内激素水平会有所下降,会使子宫内膜出现少量脱落,伴随阴道少量出血的情况。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也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在2-3日会自行消失。
2、内分泌失调
如果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熬夜或暴饮暴食,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紊乱,从而诱发内分泌失调,会出现月经紊乱、脾气暴躁、皮肤暗黄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米非司酮片、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3、宫颈炎
宫颈炎是指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的炎症,可能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
4、子宫内膜息肉
如果长期雌激素水平过高,可能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生长,容易诱发子宫内膜息肉,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左炔诺孕酮片等药物进行改善,必要时可以通过宫腔镜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5、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主要是指宫颈管内口柱状上皮外移至宫颈管外口的情况,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冷冻疗法进行物理治疗。必要时,患者可以通过宫颈锥切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