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常规单核细胞高是怎么回事?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常规单核细胞高可能是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的表现,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1.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血液系统疾病,此时由于免疫系统的反应导致单核细胞数量增加。这会导致机体出现发热、咽喉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和更昔洛韦可用于治疗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遵医嘱使用。
2.结核病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当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时,机体为抵抗病原体而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刺激单核细胞活化并使其数目上升。典型表现为咳嗽、咳痰超过两周,伴有发热、乏力、夜间盗汗等全身中毒症状。利福平、异烟肼是常用的抗结核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杀菌目的,需遵医嘱服用。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无症状的高粘滞血症和骨髓中大量克隆性IgM免疫球蛋白分泌的淋巴浆细胞浸润。由于单核-吞噬细胞功能亢进,可引起单核细胞偏高的现象。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烷化剂可以用于巨球蛋白血症的化疗,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进行用药。
4.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组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无痛性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发热等。这些病变可能导致单核细胞计数升高。环孢素A、甲泼尼龙等药物可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以无效造血、难治性血细胞减少、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的一组后天获得性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内造血组织呈纤维化,外周血中可见幼稚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地拉罗司、阿扎胞苷等药物可用于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患者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以评估单核细胞的变化,必要时还可进行乙肝五项检测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