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在中医上可以通过辨证论治、服用中药汤剂、中药灌肠、中药外敷、针灸等方法进行治疗。结肠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肠炎症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1、辨证论治
结肠炎在中医上可分为湿热蕴肠、血虚瘀滞、脾气虚弱、脾肾阳虚四种证型。湿热蕴肠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痢。血虚瘀滞型主要表现为便血暗红、腹痛隐隐、腹胀、食少等,治以补气养血,化瘀止痛。脾气虚弱型主要表现为腹泻、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消瘦等,治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脾肾阳虚型主要表现为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畏寒肢冷等,治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2、服用中药汤剂
湿热蕴肠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痢。血虚瘀滞型主要表现为便血暗红、腹痛隐隐、腹胀、食少等,治以补气养血,化瘀止痛。脾气虚弱型主要表现为腹泻、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消瘦等,治以健脾益气,渗湿止泻。脾肾阳虚型主要表现为五更泄泻、完谷不化、畏寒肢冷等,治以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3、中药灌肠
血虚瘀滞型可选用大黄汤加减,脾气虚弱型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血虚瘀滞型可选用归脾汤加减。
4、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在治疗结肠炎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通过局部渗透的作用,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5、针灸
针灸治疗结肠炎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无不良反应、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结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