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颅内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组疾病,通常由颅内动脉瘤引起。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于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薄层蛛网膜下隙,主要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的颅内动脉瘤突然破裂所致。当颅内动脉瘤破裂时,血流压力急剧升高,使血管壁承受超过其正常强度的压力而破裂,导致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典型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确诊通常需进行头颅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以及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其中CT扫描可以显示出血的位置和范围,MRI则能更好地评估脑组织损伤情况,而DSA则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对于急性期患者,常采用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颅内高压,同时配合使用尼莫地平片扩张脑血管,降低颅内压。稳定期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介入手术的方式处理颅内动脉瘤。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再次发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66
2024-01-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