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治疗通常由医生开具处方,在医院门诊或住院条件下使用特定抗生素进行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此措施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通过抑制病原体生长来控制病情进展。
2.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外科手术,在全身麻醉下移除受损瓣膜并替换为生物瓣或机械瓣。该手术旨在纠正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的心脏瓣膜功能不全;术后需定期随访以评估恢复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心室辅助装置植入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是在重症监护病房或心脏手术室内完成的一项介入性医疗程序,需要团队协作完成。该设备能够暂时支持患者心脏的功能,减少心脏负担,等待移植或改善预后。适用于急性失代偿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4.心肌保护措施
心肌保护措施包括限制液体摄入、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及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方法。这些措施有助于减少心肌细胞因感染性心内膜炎而受到的损害,促进其修复和恢复功能。
5.术后并发症管理
术后并发症管理涉及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以及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状况。由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完善的管理可降低风险并提高治愈率。
在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应严格遵守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不可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勤洗手,可有效防止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从而降低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