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包括颅内压控制、抗纤溶治疗、脑脊液置换、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等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1.颅内压控制
颅内压控制包括限制液体摄入、使用降颅内压药物如和甘露醇以及维持血压稳定。降低颅内压是防止继发性脑损伤的关键。过度脑水肿会导致颅内压力增高,引起头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脑疝形成甚至死亡。
2.抗纤溶治疗
抗纤溶治疗通过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苯酸来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减少出血。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脑表面血管破裂引起的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抗纤溶治疗有助于凝固血液,防止进一步出血。
3.脑脊液置换
脑脊液置换通常采用腰椎穿刺抽取部分或全部积聚于蛛网膜下腔内的血性脑脊液,同时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或人工脑脊液。此措施旨在缓解因血性脑脊液刺激所致的头痛及解除对脑干的压迫;对于促进恢复有重要意义。
4.去骨瓣减压术
去骨瓣减压术是一种开颅手术,在全麻下切除一块颅骨瓣以减轻大脑内部的压力。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导致颅内高压,去骨瓣减压术可以迅速降低颅内压力,防止脑组织受到进一步损害。
5.脑室引流
脑室引流是在影像引导下插入一根导管至脑室系统,利用负压装置持续引流出脑室内积聚的血液和其他液体。该措施有助于缓解由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积水和颅内高压症状;但需密切监测感染风险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脑部损伤。饮食方面宜选用低盐、高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以支持机体康复过程。
66
2024-01-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