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脉炎
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组织,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和压痛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2.静脉栓塞
当血液凝固形成血栓并阻塞在深部静脉时,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疼痛。若血栓脱落,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流动至肺部,造成肺栓塞。对于静脉栓塞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伐沙班片、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进行治疗。
3.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原因导致脂质代谢障碍,使脂质沉积于动脉壁内,逐渐形成斑块,进而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影响下肢血液循环,此时会出现肢体缺血的症状,如疼痛、麻木等。患者可以听从医生建议通过经皮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方式解除血管堵塞的情况。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范围,导致止血功能下降,在穿刺部位容易发生出血,因此会引起输液处疼痛的现象。患者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后,配合医生通过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等药物来改善病情。
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损伤,此时感觉神经受损,对疼痛不敏感,所以无法感知输液带来的轻微疼痛,误以为是输液处疼痛。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意见,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低糖食物的比例,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针对输液疼痛,患者平时应注意保护好穿刺部位,避免过度活动以减少摩擦和刺激。必要时,建议进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以便评估血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