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射部位皮下组织水肿
由于外源性液体快速进入皮下组织,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水肿和疼痛。轻度水肿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重度时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等进行治疗。
2.静脉炎
主要是由留置针头时间过长引起的,会导致炎症因子刺激周围软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镁溶液湿敷或者冷敷的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3.血栓形成
若患者存在长期卧床不动的情况,则容易诱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此时血液呈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堵塞血管,进而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皮肤温度升高、颜色改变以及肢体肿胀。对于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所致的局部压痛,通常可以自愈,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对于深部静脉血栓则需要抗凝治疗,如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
4.过敏反应
如果患者对所用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会引起免疫系统异常激活,释放组胺等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组织水肿,从而引发瘙痒、红斑、荨麻疹等临床表现。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盐酸西替利嗪胶囊、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止痒治疗。
5.药物副作用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各处,可能会对局部肌肉造成一定的刺激,引起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更换药物或调整用药方案。
针对输液后出现的血管变硬和疼痛,应避免对该区域进行过度按摩或压迫,以减少组织损伤风险。必要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超声波检查、血常规检查等,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