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指空气进入血液循环中,当气体量较少时可被血液稀释而分散,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大量空气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则可能导致堵塞肺动脉。会导致呼吸困难、胸痛、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猝死。
2.静脉炎
空气进入静脉后,会对静脉壁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长期存在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3.血栓形成
空气栓塞后,其中的小气泡可能会触发凝血机制,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的形成,从而加速血栓的形成。易导致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肢体坏死的情况。
4.感染
由于穿刺点消毒不彻底或者无菌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外界细菌侵入体内,引发感染。通常会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等典型表现,重症感染还可能引起脓毒症或其他并发症。
5.组织缺氧
若空气栓塞未及时处理,随着氧气供应不足,身体各器官和组织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支持,进而发生缺氧现象。会造成头晕、乏力、意识丧失等临床表现,长时间缺氧还会损伤脑细胞,影响智力发育。
建议密切监测输液部位及身体状况,以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出现呼吸困难或其他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