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中存在乙肝病毒,当健康人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到这些血液时,乙肝病毒即可进入其体内并开始复制。因此,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卫生用品,以减少感染风险。
2.性接触传播
性接触传播是指通过未采取保护措施的阴道、肛门和口腔性行为而感染乙肝病毒。因为乙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在性交过程中容易造成体液交换从而导致感染。使用安全套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3.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是指母亲携带的乙肝病毒在分娩过程中传给胎儿,或者是在出生后通过哺乳等方式将病毒传递给孩子。这是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有效抵御乙肝病毒感染。为了防止垂直传播,建议对孕妇进行筛查并及时给予抗病毒药物干预。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受污染的物品如公用毛巾、指甲钳等也可能成为潜在感染源。提倡个人卫生习惯,定期更换衣物及床上用品,并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他人私人物品。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HBVDNA水平,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此外,建议接种乙肝疫苗,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可有效预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