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小板低会怎样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小板低会导致出血倾向、凝血时间延长、血栓形成减少,并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
1.出血倾向
出血倾向是指血液凝固功能障碍导致止血困难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异常引起的。这可能导致轻微创伤后出现长时间的流血不止,严重时可引起器官损伤和残疾。
2.凝血时间延长
凝血时间延长反映了机体凝血功能下降,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其参与凝血过程的功能受到抑制,从而影响了凝血速度。患者可能会因为轻微外伤而持续流血,还可能出现自发性出血的现象。
3.血栓形成减少
血小板具有黏附、聚集以及释放活性物质等作用,在维持血管壁完整性及修复受损部位中发挥重要作用。当血小板减少时,这些功能被削弱,无法有效防止血液在特定条件下凝固形成血栓。此时,患处可能因微血管破裂而持续出血,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4.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是由于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而导致血液流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紧急情况,与血小板减少有关。这种出血通常非常危险,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甚至死亡。
5.贫血
贫血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多由失血或造血功能减退所致,也可能是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因素导致的。轻者感到乏力,重者可代偿性呼吸加快加深,长期重度贫血可引起心肌损害,表现为心慌气短。
对于血小板偏低的患者,建议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
66
2024-03-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