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绒毛膜下出血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绒毛膜下出血可能由先兆流产、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宫颈机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1.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时,由于胚胎组织和子宫壁之间的剥离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保胎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口服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
2.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是指胎盘在分娩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导致血液流入羊水和子宫腔。这会导致绒毛膜下出血并可能危及母婴生命。抢救母亲生命的同时,需尽快娩出胎儿,可通过剖宫产手术进行紧急分娩。
3.前置胎盘
前置胎盘发生时,胎盘附着位置低于正常位置,容易导致胎盘剥离而引起出血。对于无阴道流血者,可遵医嘱使用硫酸镁注射液、盐酸利托君片等药物抑制宫缩;有阴道流血者则需要终止妊娠,建议通过剖宫产术结束分娩。
4.子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是由于宫颈内口肌层结构缺陷引起的,在妊娠中晚期出现宫颈扩张和松弛,导致绒毛膜下出血。如果确诊为宫颈机能不全,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宫颈环扎术预防早产。
5.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导致微小血管损伤后难以止血,引起绒毛膜下出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K1注射液、醋酸龙注射液等药物以改善凝血功能。
针对绒毛膜下出血的情况,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必要时,可以进行超声波检查、凝血功能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66
2024-03-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