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免疫球蛋白m偏低的危害

闵真真 全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免疫球蛋白M偏低可能导致感染易感性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增加、恶性肿瘤易感性增加、长期免疫功能低下、器官移植排斥反应风险增加。
1.感染易感性增加
免疫球蛋白M(IgM)是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其偏低可能导致病原体清除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发生,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2.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增加
IgM参与自身抗原识别和清除过程,IgM水平降低可能影响自身耐受性,使身体对自身抗原产生攻击。可能会诱发或加重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症状。
3.恶性肿瘤易感性增加
免疫球蛋白M是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标志物之一。IgM水平持续偏低可能表明免疫系统的异常状态。进一步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4.长期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球蛋白M是机体第一道防线中的重要成分,其偏低意味着机体对抗体依赖性吞噬作用的能力减弱。会导致机体对外来病原体的防御力下降,进而引起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上升。
5.器官移植排斥反应风险增加
免疫球蛋白M参与移植后免疫应答,其低水平可能影响移植物存活率。器官移植接受者面临更高的急性排斥反应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免疫抑制策略。
建议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以监测IgM水平,若发现IgM持续偏低,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66
2024-03-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