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一般为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具有临床意义,但不同实验室的正常值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凝血酶原时间是指在人体血液中加入过氧化氢使血液凝固,在患者血浆中加入钙离子使血液凝固,在患者血浆中加入20%的肝素使血液凝固,在患者凝血酶原时间的对照表上可以得出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是一项检查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可以反映人体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长短,以及患者是否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凝血酶原时间的正常参考值是11-13秒,如果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则可能表明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比如血友病A、血友病B、维生素K缺乏症等。但不同实验室的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值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如果患者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可以通过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同时,患者在进行凝血酶原时间检测时,需要注意避免在检查前服用药物,以免影响检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