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新生儿不完全性肠梗阻原因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新生儿不完全性肠梗阻可能由先天性肠道畸形、胎粪栓塞、肠道粘连、肠套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病因引起,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1.先天性肠道畸形
由于遗传因素或其他未知原因导致肠道结构异常,如狭窄、闭锁等,影响了食物和液体通过,进而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针对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不完全性肠梗阻,手术矫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腹腔镜下肠道转位术。
2.胎粪栓塞
当胎儿吞咽未成熟的消化液时,其中的羊水和脱落细胞混合形成胎粪,当胎粪被堵塞在肠道某个部位时,就会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情况。对于胎粪栓塞所致的不完全性肠梗阻,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进行缓解,必要时需及时就医进行灌肠治疗。
3.肠道粘连
肠道粘连是指肠道表面与其他组织或器官发生黏附,导致部分肠管无法正常蠕动,从而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现象。轻度的肠道粘连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重度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肠粘连松解术。
4.肠套叠
肠套叠是由于一段肠管内含物进入相邻肠段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当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时,会导致肠壁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梗阻。肠套叠的治疗包括空气灌肠复位法和手术切除套叠肠段两种方式,前者为首选方法,后者适用于复发性或继发性肠套叠。
5.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小肠和结肠局部缺血、缺氧以及炎症反应,严重时会引起肠壁水肿、出血甚至坏死,导致肠腔狭窄,进而引发不完全性肠梗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
建议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定期复查以评估病情进展。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平片或超声波检查,有助于诊断肠梗阻的程度和位置。
66
2024-03-0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