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32°C一般指腋温32°C,属于体温偏低的情况,可能是环境因素、测量不当、药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
1、环境因素
如果患者长时间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并且没有做好身体的保暖,就可能会导致体温偏低。建议患者及时增添衣物,或者是适当喝温热水,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体温偏低的情况。
2、测量不当
如果患者测量体温时,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可能会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重新进行测量,并且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
3、药物因素
如果患者发热后长时间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可能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损伤、碘摄入过少等原因导致。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以及分泌减少,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慢,患者会出现体温偏低、乏力、心率减慢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脑梗死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