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老人可以通过保持正确体位、按摩、清洁、被动运动、调整饮食等方式进行翻身。
1、保持正确体位
瘫痪老人长期卧床,可能会导致局部肌肉萎缩,出现皮肤麻木、肌肉无力等症状。家属可以为其进行按摩,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此外,还可以为其更换体位,避免出现压疮。
2、按摩
如果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家属可以为其进行按摩,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此外,还可以进行局部热敷,有利于缓解不适症状。
3、清洁
如果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可能会导致局部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疼痛等症状。家属可以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拭老人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此外,还可以为其进行清洁,保持床单、被褥的清洁,避免出现皮肤疾病。
4、被动运动
如果是因为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导致瘫痪,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被动运动,如翻身、按摩等,可以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的情况。
5、调整饮食
瘫痪老人如果进食过少,可以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如果能够正常进食,可以给老人适当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苹果、香蕉等,有利于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促进病情恢复。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属多给老人翻身,可以防止出现压疮、皮肤感染等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