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血压低了,可能是药物剂量过大、服用降压药物不规范、体位性低血压、心肌缺血、脑梗死等原因所导致的,需要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药物剂量过大
如果患者未遵医嘱按时用药,可能会使药物中的成分在体内发生不良反应,从而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也可以更换其他降血压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
2、服用降压药物不规范
如果患者未遵医嘱按时用药,可能会使血压控制不佳,从而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也可以遵医嘱联合用药治疗,如螺内酯片、片等。
3、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体位突然发生改变,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黑蒙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心悸、恶心等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屈昔多巴胶囊、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栓塞等原因所致。由于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从而引起血压降低的情况,患者还可能会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情况。
5、脑梗死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如果患者的脑梗死部位发生在控制血压的部位,可能会导致血压调节中枢出现异常,从而引起血压异常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抗血栓治疗。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方式改善脑梗死情况。
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过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