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说发声性抽动症不能自愈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之所以说发声性抽动症不能自愈是因为其存在遗传易感性、神经递质失衡、神经营养因子异常、心理因素以及睡眠障碍等病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症状持续或加重,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行为疗法等手段进行干预。
1.遗传易感性
发声性抽动症可能有家族聚集现象,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患有此病,则后代发生患病的风险较高。建议定期进行基因检测和家系调查,以评估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
2.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是参与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一类化学物质,其平衡状态对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发声性抽动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肌肉过度收缩。针对神经递质失衡的治疗通常采用调节药物如利培酮片、硫必利片等抗精神病药来改善症状。使用前需评估个体差异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3.神经营养因子异常
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元生长发育和存活起重要作用,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可影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声性抽动症患者可能存在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失调,这会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连接模式,进一步加重运动控制障碍。补充神经营养因子可能是治疗发声性抽动症的一种策略。例如,通过口服脑蛋白水解物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来修复受损神经细胞。
4.心理因素
心理应激可能导致神经内分泌反应增强,进而诱发或加剧发声性抽动症的症状表现。心理干预是管理发声性抽动症中情绪困扰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考虑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方法帮助患者学会应对压力和焦虑。
5.睡眠障碍
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可能会削弱大脑的认知控制能力,使抽动症状更容易被触发。改善睡眠卫生习惯是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所在。睡前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规律作息时间有助于缓解症状。
对于发声性抽动症,建议关注患者的社交适应能力和学业成绩,以及是否有共存的心理健康问题。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头部MRI成像、脑电图检查以及精神状况评估等,以全面了解病情。
66
2024-01-3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