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肺透明膜病如何给氧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肺透明膜病患者可以采取鼻导管给氧、面罩给氧、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体外膜式氧合等治疗措施进行给氧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鼻导管给氧
通过将软性细管插入新生儿鼻孔,连接低流量氧气源,开始给予适量氧气吸入。此方法适合轻至中度呼吸困难患者,可改善缺氧状态并促进液体吸收;使用时需监控心率及皮肤颜色变化以防过度通气。
2.面罩给氧
面罩给氧是将一个密闭且能产生一定压力的圆顶形面罩扣于患者的口、鼻部,然后打开氧气开关,调节好氧气流量后让患者吸氧的一种方式。面罩给氧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不全导致的缺氧状态,如重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等。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来纠正低氧血症,从而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3.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
利用光电传感器非侵入性地测量手指或足趾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中含氧量,即血红蛋白的饱和度,通常每5-10分钟一次。该技术能够实时反映人体是否存在低氧血症及其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医生及时调整输氧量。对于肺透明膜病患者而言,由于存在严重的呼吸窘迫,此时需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CPAP是一种连续提供稳定正压气体进入上呼吸道的方法,在睡眠过程中保持气道开放,通常由专业医疗人员设置参数并监督使用。CPAP可用于治疗多种睡眠障碍及相关呼吸系统问题,包括肺透明膜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难。这种设备有助于维持正常呼吸节奏,减少因频繁觉醒而导致的呼吸暂停现象。
5.体外膜式氧合
ECMO是在紧急情况下为危重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装置,通过将血液引出体外并通过人工膜进行氧合作用后再回流入体内。当肺透明膜病引起严重呼吸衰竭时,ECMO可以作为辅助手段提高患者的氧合水平,降低死亡风险。但该技术操作复杂,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在处理肺透明膜病所致的呼吸困难时,应避免使用高浓度氧疗,以免引起肺水肿。同时,应定期评估患儿的氧合状况,以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2-2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