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偏高一般是指体内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心肌梗死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1、生理性因素
在妊娠期,孕妇的D-二聚体会出现生理性偏高,主要是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高凝状态
D-二聚体是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如果体内的D-二聚体偏高,可能是体内的高凝状态,容易出现血栓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
3、血栓性疾病
D-二聚体偏高还可能是血栓性疾病引起的,如脑梗死、肺栓塞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来治疗。
4、免疫性疾病
D-二聚体偏高还可能是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羟氯喹片等药物来治疗。
5、心肌梗死
D-二聚体偏高还可能是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肌梗死会导致体内的D-二聚体偏高,还会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来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