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下降的原因

周彬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出现血压下降可能是因为药物剂量过大、患者对药物不敏感、患者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药物代谢异常、患者存在药物使用不当等。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去甲肾上腺素作用过度,引起不良反应。如果血压下降严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立即就医以获得专业处理。
1.药物剂量过大
由于药物剂量过大导致血管收缩过度,心脏负荷增加,从而引起血压上升和心率加快。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以减少副作用,例如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逐渐降低剂量。
2.患者对药物不敏感
部分患者可能因为遗传因素或其他原因而不敏感于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因此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联合应用其他升压药物如多巴胺等来提高患者的反应性。
3.患者存在基础心血管疾病
若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心血管疾病,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会导致外周阻力增大,进而出现血压升高现象。对于这类人群应慎用去甲肾上腺素类药物,必要时需遵医嘱配合硝普纳片、盐酸氯丙嗪注射液等降压药进行处理。
4.患者存在药物代谢异常
如果患者体内存在影响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的酶缺乏或活性降低,则可能导致其半衰期延长,作用时间相应延长,血压上升。此时可遵照医生的意见更换药物,比如使用间羟胺注射液替代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
5.患者存在药物使用不当
用药量不足或者用药方式错误可能会使去甲肾上腺素不能发挥应有的升压效果,导致血压下降。纠正用药量和方式是关键,确保按照医嘱正确给药。例如,开始时低剂量给予,然后根据患者反应逐步增加至有效剂量。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必要时,还应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以及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耐受的情况。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