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畏寒
当机体受到细菌入侵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病原体。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体温升高。为了应对这种体温变化,身体需要通过收缩肌肉和增加产热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会出现畏寒的感觉。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开始时,可能伴随颤抖或不适感。
2.发热
细菌感染引发的败血症会导致内毒素血症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这些因素都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从而引起发热。发热通常在感染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出现,可能伴有出汗或不明显出汗。
3.头痛
由于炎症因子激活了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阿片受体,导致颅内压增高而引起头痛的发生。疼痛通常位于额头或整个头部,可能呈持续性或阵发性。
4.恶心
胃肠道感染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恶心常发生在发热或其他感染症状之前或同时,也可能是败血症中的一种表现。
5.呕吐
由细菌引起的胃肠炎会引起胃肠蠕动加快,进而导致呕吐的发生。呕吐通常在感染后的几小时内发生,但也可能在其他时间出现,取决于个体差异。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培养、尿液分析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以确认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及其类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此外,患者应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