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替比夫定片副作用

于晟 全科 主治医师
三级甲等
咨询
替比夫定片的副作用可能包括肌酸激酶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胆红素血症以及骨髓抑制。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肌酸激酶升高
替比夫定片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来达到治疗目的,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对肌肉组织造成损伤,导致肌酸激酶活性增加。可能引起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横纹肌溶解,进一步影响肾功能。
2.乳酸脱氢酶升高
该药物能够抑制乙肝病毒DNA多聚酶的活性,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而乳酸脱氢酶是参与糖代谢的重要酶类之一,其合成受多种因素调控,当肝脏受损时,会导致乳酸脱氢酶从细胞内漏出至血液中,使血液中的浓度增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会诱发肝硬化。
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由于替比夫定片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因此可以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繁殖,但同时也会影响机体内的正常细胞,包括肝细胞,此时就会导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若不及时处理,持续升高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可能会加剧肝损害,加速病情进展。
4.胆红素血症
使用替比夫定片后,可能会间接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过程,使其排泄异常,引发胆红素血症。通常会引起皮肤黄疸、尿液变深等症状,长时间未得到改善甚至会诱发溶血性贫血。
5.骨髓抑制
因为替比夫定片是一种核苷类似物,能特异性作用于HBV-DNA多聚酶,干扰病毒的复制,同时也会抑制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所以会出现骨髓抑制的现象。容易导致白细胞减少、贫血或血小板计数下降等问题,需要密切监测血液学参数变化。
接受替比夫定片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肌酶及电解质水平,以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副作用。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