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直肠粘膜内脱垂是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直肠粘膜内脱垂可能是由排便困难、盆底肌肉功能减弱、腹内压增高、长期便秘、先天性巨球蛋白血症等病因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排便困难
排便时用力过大导致肛门局部组织过度扩张,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和损伤,进而诱发直肠黏膜下垂。可通过高纤维饮食、药物泻剂等方法缓解排便困难,如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
2.盆底肌肉功能减弱
由于年龄增长或其他因素导致盆底肌肉失去张力,无法有效支撑直肠壁,从而引起直肠黏膜下垂。可以通过提肛运动来加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症状。建议每天进行多次收缩肛门的动作,每次持续数秒钟。
3.腹内压增高
当腹内压突然升高时,会导致肠道内的压力增加,从而使直肠黏膜受到挤压而发生下垂。可使用促进胃动力药来减少腹内压,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
4.长期便秘
长期存在便秘的情况会使粪便变得干硬,在排出的过程中会对肛门造成较大的压力,容易使肛门周围的组织出现松弛和移位的现象,从而引起直肠黏膜下垂。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甘油栓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软化大便,刺激肠蠕动,帮助顺利排便。
5.先天性巨球蛋白血症
先天性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导致血液中一种名为IgM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这种病理性状态可能导致自身免疫反应增强,进而影响结肠黏膜的稳定性。主要通过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
针对直肠黏膜内脱垂,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直肠指诊、钡灌肠造影或结肠镜检查,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66
2024-01-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