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唾液接触
EB病毒存在于唾液中,通过口腔分泌物进行传播。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食物、餐具等间接接触传播,因此应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餐具等。
2.血液和体液接触
EB病毒主要经由血液和体液传播,当健康人接触到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时,病毒可进入其血液循环系统并开始复制。针对此途径的预防措施包括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以及对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消毒。对于存在风险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测以监测病情变化。
3.垂直传播
母体在怀孕期间若受到EB病毒感染,则可能将病毒传给胎儿,导致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发生感染。患有活动性EB病毒感染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考虑终止妊娠。
4.医院交叉感染
如果患者在接受诊疗的过程中防护不当或者医护人员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都可能导致EB病毒在医院内扩散。为减少感染风险,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感染控制体系,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识别和防范感染的能力。
5.空气飞沫传播
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会产生带有EB病毒的飞沫,他人吸入后也可能被感染。佩戴口罩是阻断空气飞沫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场所。
此外,EB病毒感染还应注意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恢复。必要时,可以遵医嘱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