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得病原因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可能由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变化、药物副作用、慢性炎症或血小板减少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可能导致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增加。例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可能引起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的毛细血管扩张,导致反复出血。针对该病的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进行处理。
2.激素水平变化
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稳定性,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举例来说,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诱发激素诱导性紫癜,此时需要调整激素剂量并配合医生使用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来缓解症状。
3.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会导致毛细血管壁脆弱,进而引发毛细血管扩张。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例,这类药物可抑制环氧合酶活性,间接影响前列环素的合成,使血小板功能受损,从而加重病情。患者应遵照医师意见停用相关药物,并考虑替代治疗方案。
4.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状态下,局部组织的免疫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反应会损伤周围的小血管,使其变得脆弱而易于破裂。例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结肠黏膜存在广泛的慢性炎症,这可能导致消化道微血管病变,出现便血等症状。治疗通常包括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奥沙拉秦钠胶囊等氨基水杨酸类药物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
5.血小板减少
当体内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时,机体凝血功能受到影响,轻微创伤后容易形成紫癜。若患者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均减少,此时可以进行输血治疗补充缺乏的血小板。
建议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监测血小板计数和其他血液指标是否正常。适当的皮肤管理,如避免暴晒和使用温和的护肤品,有助于减轻症状。
66
2024-01-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