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是低眼压性黄斑病变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是指由于眼压过低导致的黄斑区域出现水肿、出血等病理改变。
低眼压性黄斑病变是由于眼内液体循环异常引起的黄斑区水肿。当眼压降低时,会导致玻璃体对视网膜前的压力减小,从而引起视网膜血管痉挛和缺血,进而引发黄斑水肿。患者可能会经历视力模糊、眼前黑点、视野缺失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伴有色觉异常,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为了确诊低眼压性黄斑病变,通常需要进行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测试、眼底镜检查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力测试用于评估患者的视觉功能,而眼底镜检查则能直接观察到眼部结构,OCT能够提供黄斑区的高清图像。针对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来控制炎症反应,手术治疗则包括激光光凝术和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以促进液体吸收。
建议定期监测眼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冲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低眼压的发生。
66
2024-03-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