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风后遗症中枢性瘫痪的治疗时机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风后遗症中枢性瘫痪的治疗时机是在急性期后,通常在发病后3-6个月内开始,重点是康复训练。如果患者出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肌肉痉挛、平衡失调或尿失禁等症状,应尽快就医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1.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是由大脑皮层受损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异常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不协调和精细运动困难,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2.感觉障碍
感觉障碍通常由丘脑或脊髓损伤造成的感觉神经传导通路受阻所致。患者可能经历麻木、刺痛感减退或缺失,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幻觉。
3.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可能是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性增加导致的。痉挛通常发生在腿部,夜间较为常见,有时伴有疼痛,影响睡眠质量。
4.平衡失调
平衡失调多是由于小脑受损导致身体控制不稳定。患者可能出现站立不稳、行走摇晃等症状,尤其是在闭眼时更为明显。
5.尿失禁
尿失禁可能与排尿中枢受损有关,导致膀胱括约肌失去控制。患者在无法预测的情况下会出现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
针对中风后遗症中枢性瘫痪,建议进行磁共振成像以评估脑部结构改变。治疗措施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以及药物治疗如依达拉奉注射液等神经营养剂。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饮食,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循医嘱服用抗高血压药。
66
2024-02-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