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性昏迷怎么办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性昏迷可以通过乳果糖口服溶液、门冬氨酸鸟氨酸、拉克替醇、甲硫氨酸、维生素B6等药物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
1.乳果糖口服溶液
乳果糖口服溶液通过增加结肠内有机酸的产量来降低血氨水平,通常起始剂量为每日50ml,逐渐增加至最大剂量250ml。乳果糖可减少肠道内细菌对氨基酸的利用,从而减少氨的产生;同时促进水分进入肠道,软化大便,改善便秘引起的不适症状。
2.门冬氨酸鸟氨酸
门冬氨酸鸟氨酸通过抑制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活性,减轻肝脏代谢负担,一般用法是每次注射后休息30分钟再开始活动。此药物能够促进鸟氨酸循环,加速氨向尿素转化过程;对于肝性脑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拉克替醇
拉克替醇是一种非吸收性双糖,在小肠中不被分解,因此不会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通常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推荐剂量。由于其不被吸收的特点,减少了肠腔内细菌发酵的机会,从而降低了内源性胺类物质的产生,有助于控制肝性脑病的症状。
4.甲硫氨酸
甲硫氨酸可通过促进蛋氨酸合成来提高血浆蛋氨酸浓度,缓解肝性脑病症状,用量依医嘱而定。甲硫氨酸能作为前体参与合成含硫氨基酸,如半胱氨酸和牛磺酸,这些氨基酸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5.维生素B6
维生素B6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合成来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体剂量需遵照医师指导。维生素B6是合成神经营养因子GABA的辅酶,可能有助于稳定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状态;且可促进色氨酸转化为5-羟色胺,间接影响到神经递质的平衡。
在治疗肝性昏迷的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防止可能出现的电解质失衡或肾功能损害。此外,饮食管理也是关键,应给予低蛋白、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摄入可能加重氨中毒的食物,如红肉和加工食品。
66
2024-02-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