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肝穿刺主要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预后的评估。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肝穿刺。
肝穿刺是指在B超定位下,使用穿刺针经皮肤穿刺到肝脏,并提取部分肝脏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的一种方法。对于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不明原因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肝脏肿块等疾病,医生会怀疑患者有肝脏疾病,为了明确病因,排除肝脏疾病的可能,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肝穿刺检查。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进行肝穿刺检查。对于预后的评估,肝穿刺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对于肝癌的患者,如果手术后肿瘤出现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医生也会建议患者进行肝穿刺检查,来判断肿瘤的性质,以及肿瘤的分期,指导后续治疗。
建议患者在进行肝穿刺检查前,要注意保持空腹,避免进食食物。同时,在检查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