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血常规表现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血常规表现包括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小板计数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这些血液指标异常可能提示感染,建议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1.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少可能与感染导致的免疫系统活跃有关。淋巴细胞减少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淋巴细胞减少影响血液中的淋巴细胞数量,这些细胞通常在淋巴结、脾脏和骨髓中增殖。
2.白细胞计数升高
白细胞包括多种类型,其中中性粒细胞是主要的抗病原体细胞。感染时,为清除入侵的病原体,白细胞会从骨髓释放入血,导致白细胞总数增加。白细胞增多伴随着血液中白细胞数量的增加,这些细胞通常聚集在炎症区域。
3.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当机体受到感染时,身体会启动防御机制来对抗病原体,这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上升以应对感染。中性粒细胞占比较高意味着它们在血液中的百分比高于正常范围,常见于急性感染或炎症状态。
4.血小板计数下降
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在某些情况下如感染,可能会因消耗或其他原因而减少。血小板计数低表示血液凝固能力受损,可能出现出血倾向。
5.C-反应蛋白升高
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标志物,其水平升高通常与感染或组织损伤有关。C-反应蛋白高表明体内存在炎症反应,支持了上述假设。
针对以上血常规异常情况,建议进行全血细胞分析、CRP检测等检查以确认诊断。治疗措施可能包括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阿兹夫定片等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促进病情恢复。
66
2024-05-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