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由于血糖长期过高导致神经系统受损,影响了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感觉功能,从而出现足部麻木、刺痛等症状。这使得患者难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伤口,进一步加重病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
2.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主要是因为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使下肢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影响到足部的血供和氧气供应。此时足部处于缺氧状态,容易发生溃疡不愈合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可考虑介入手术的方式改善循环,比如经皮穿刺腔内成形术、经皮球囊扩张腔内血管成形术等。
3.感染
感染可能由高血糖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导致,也可能是由于足部受伤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加剧,进一步破坏足部组织,延缓伤口愈合。针对感染,应遵从医生指导使用抗生素治疗,例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
4.皮肤干燥
皮肤干燥可能导致角质层变薄,增加皮肤损伤的风险,进而诱发或加重糖尿病足溃疡。皮肤干燥使得伤口处水分蒸发过快,不利于细胞修复和再生。建议定期涂抹保湿霜保持足部湿润,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涤剂。
5.外伤
外伤会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形成慢性创面,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外伤导致的伤口受到外界刺激,易发生溃烂,且不易愈合。对于外伤所致的伤口,需严格按医嘱执行清创消毒、包扎等常规处理措施,并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糖尿病足患者的日常护理应注意足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泡脚,但水温不宜超过40℃,以免烫伤皮肤。此外,还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预防和早期发现足部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