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的软组织与骨质破坏,其发生发展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有关。这些细菌产生毒素和酶类物质,如透明质酸酶、胶原酶等,可溶解软组织和骨质,导致炎症持续存在并形成窦道。患者可能出现患处疼痛、红肿、皮温升高、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能伴随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X线检查可见死骨形成、新生骨增生等特征性表现;CT扫描可以显示病变范围和周围软组织情况;MRI有助于评估软组织受累程度;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增高。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G、头孢曲松钠等针对革兰阳性菌的抗生素。必要时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死骨,修复受损的软组织。
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机体恢复。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已知有传染风险的人群或物品,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