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胸椎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胸椎核磁共振用于检查脊髓损伤评估、胸椎间盘突出、黄韧带增厚、脊柱管狭窄以及脊髓肿瘤等疾病。鉴于涉及脊柱和神经系统的问题,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
1.脊髓损伤评估
通过观察脊髓形态和信号异常来评估是否存在脊髓损伤。使用梯度回波、T1加权成像等序列显示脊髓位置及结构是否正常。
2.胸椎间盘突出
胸椎间盘突出是指胸椎间盘向后方移位压迫神经根或脊髓,通过核磁共振可以确定是否有间盘突出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程度。核磁共振扫描过程中会使用短时间脉冲磁场以非侵入方式成像胸椎区域软组织结构。
3.黄韧带增厚
黄韧带增厚可能引起椎管狭窄而引发背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核磁共振能够清晰地显示出黄韧带的情况。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在医生指导下移动身体完成扫描。
4.脊柱管狭窄
脊柱管狭窄指脊柱骨质增生导致管道内空间减小,此时需要通过核磁共振明确诊断。通常采取仰卧姿势,按照指示调整体位以获得最佳图像采集效果。
5.脊髓肿瘤
核磁共振能提供关于脊髓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关系的信息。在封闭环境中平躺下接受全面身体扫描,期间可能会有轻微不适感但无需紧张。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空腹进行,且应避免携带金属物品进入检查室。此外,告知医生任何过敏史或其他相关健康信息,确保安全并获取准确结果。
66
2024-01-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