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脾摘除后对身体的影响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脾摘除后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增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增加、感染风险增加、营养不良、凝血功能异常等影响。
1.血小板增多
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之一,具有清除衰老和病变细胞、吞噬异物、产生抗体等功能。脾摘除后,脾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多。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或出血倾向,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增加
脾脏还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脾摘除后可能影响机体对抗原的识别和清除能力,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稳态。可能会出现乏力、发热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
3.感染风险增加
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可以过滤血液中的病原体,脾摘除后免疫防御功能减弱,易发生感染。可能出现反复感染、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长期存在可引起贫血、营养不良等问题。
4.营养不良
脾脏具有储存铁质的作用,脾摘除后会导致铁质丢失过快,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心慌气短的表现。
5.凝血功能异常
脾脏能够产生多种凝血因子,脾摘除后凝血功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凝血时间延长。手术部位或其他创伤可能难以止血,伴随有皮下瘀斑、黏膜出血点等症状。
脾摘除术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以评估血小板计数和肝肾功能的变化。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预防治疗,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
66
2024-02-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