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脑血管病如何介入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可以考虑经颅超声治疗、血管内溶栓、机械取栓术、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等方法进行。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应立即就医以评估是否适合上述介入治疗。
1.经颅超声治疗
经颅超声治疗通常采用非侵入性方法,在影像引导下将高频声波传输至受损区域,利用声波特性改善血流动力学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措施通过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来缓解因脑血管阻塞引起的缺血状况。其作用机制是利用超声波能量使红细胞聚集减弱、黏滞性降低,从而改善血液流动性;同时还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及白细胞迁移,减少炎症反应对组织造成的损伤。
2.血管内溶栓
血管内溶栓是在X线监控下将一根细导管插入堵塞的动脉,然后注射溶解血栓药物如rt-PA(阿替普酶)。此法适合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因为这类患者大脑处于高度缺氧状态,而溶栓能迅速恢复血流供应,防止进一步脑损伤发生。
3.机械取栓术
机械取栓术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师在影像指导下执行,使用专门器械如Merci取栓装置移除血栓。该措施针对大血管闭塞性病变所致脑卒中有效,旨在尽快重建脑部血流通畅以减少神经元损害。
4.血管成形术
血管成形术通常采用微创技术,在局部麻醉下将一个小球囊送至狭窄或阻塞处,然后充盈球囊扩张狭窄部位。该手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的狭窄。它能够打开被堵塞的血管通道,增加脑部血流量,缓解由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
5.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完成,在X光机监视下将金属网状物即支架送达狭窄位置并固定住。这种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修复颅内大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结构以保持血流通畅,并预防再次发生狭窄或堵塞。
在接受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时,应遵循医嘱完善相关检查,如CTA、MRA等,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血管病变情况。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及身体健康。
66
2024-01-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