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如何诊断

张建波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市妇幼保健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可以通过症状、体征、骨髓象、免疫学检查、血小板抗体检测等方式进行诊断。

1、症状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从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出血。患者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腔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内脏出血的情况。

2、体征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还会出现体温升高、脾脏增大等体征,主要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所引起。

3、骨髓象

骨髓象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检查方式,通过骨髓穿刺检查,可以检查出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但有成熟障碍,且周围血中有少数不成熟的血小板。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有不成熟的血小板,一般可以初步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免疫学检查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还可以进行免疫学检查,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表面有抗血小板抗体,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5、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小板抗体检测是诊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种检测方法,通过血小板抗体检测,可以检查出血小板表面有针对血小板的特异性抗体,如果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表面有针对血小板的特异性抗体,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如果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等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遵医嘱服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外伤,以免引起皮肤黏膜出血的情况。

66
2021-09-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