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内膜下心肌损伤,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建议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后给予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生理性因素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激动、焦虑等状态,可能会导致内膜下心肌出现损伤,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缓解。
2、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冠状动脉栓塞等引起。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脏血液循环受阻,心肌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出现心肌损伤的表现。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等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还可以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
3、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供血不足而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心肌梗死会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心肌损伤表现。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药物,减少心肌耗氧量。同时,还可以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药物,调节血脂,稳定斑块。
除上述内容外,内膜下心肌损伤还可能是由于肥厚型心肌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