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暂时停止母乳喂养、服用药物、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1、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在2周内消退,并且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如果宝宝黄疸症状比较轻,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可以通过暂时停止母乳喂养的方式进行改善。
2、服用药物
如果母乳性黄疸的情况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促进胆红素代谢的作用,有利于症状的缓解。
3、蓝光照射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症状仍无法缓解,并且黄疸的情况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蓝光照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胆红素的排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利于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