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尿量少,尿无力是什么原因

柯怀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阳新县人民医院 三级
咨询
尿量少,尿无力可能是尿道梗阻、膀胱炎、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排尿困难或尿液排出不畅,从而引起尿量减少和尿无力的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尿道梗阻
尿道梗阻是指尿液排出通道受阻,导致尿液无法正常流出,从而引起尿量减少和尿无力的现象。对于尿道梗阻引起的排尿困难,可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进行治疗。
2.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症,炎症刺激会导致膀胱肌肉收缩异常,进而影响尿液的排放,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
3.肾结石
肾结石是肾脏中的矿物质结晶形成固体块状物,当其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对尿路造成压迫和堵塞,使尿液排出不畅,此时就会表现为尿量减少以及尿无力的情况发生。对于肾结石的治疗通常取决于结石大小及其位置。若结石较小且未引起严重症状,则可能通过增加水分摄入和调整饮食来促进自然排出;如果需要医疗干预,则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4.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由于腺体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使得尿流阻力增加,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滴沥、夜尿增多等症状。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手段之一。经尿道电切术(TURP)是常用的微创手术方法,在局部麻醉下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到达前列腺部位进行切除。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肾脏毛细血管壁受到损伤,逐渐出现蛋白尿、水肿等问题,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此时会出现尿量减少的症状。患者可以遵照医生的意见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水平,例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必要时,还应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以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问题。
66
2024-02-1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