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扎针灸晕针是怎么回事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扎针灸晕针可能是由于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精神紧张或个体差异等原因导致的,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等症状。这是一种常见的晕针反应,需要及时处理并告知医生。
1.体质虚弱
体质虚弱者对疼痛刺激敏感性较高,易出现血管扩张、血压下降等生理反应,从而引起晕针。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可采取温和手法进行针灸,如使用电针代替传统手针法。
2.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可能导致机体供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当患者在接受针灸时,局部肌肉收缩和放松会引起血液循环的变化,进一步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晕针的发生。针对气血不足引起的晕针,可以考虑配合服用补气养血类药物进行调理,比如复方阿胶口服液、八珍颗粒等。
3.精神紧张
精神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而针灸过程中,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在穴位处,此时容易受到轻微刺激就可能出现心跳加速、头晕目眩等症状,进而诱发晕针。对于存在精神紧张的患者,在接受针灸前应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
4.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大脑对疼痛的耐受程度,从而导致晕针的发生。对于有晕针史的患者,应在针灸前告知医生并调整操作方式,减少不适感。
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太极拳、慢跑等,以增强体质。饮食方面宜选用高蛋白、高铁质食物,如鸡蛋、瘦肉等,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元素,有利于预防晕针的发生。
66
2024-03-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